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人類許多重大發明,竟源自某人的「不經意」﹖
今日看似平凡無奇的物品,卻是當初提升文明層次的轉捩點﹖
從30個發明,看見改變世界的關鍵力量!

  生活在極度便利、舒適的21世紀,我們習慣每天使用電腦、時鐘、電話、餐具,行走在安全的「道路」、隨手可得的「紙張」,但它們是如何從無到有被發明出來的呢?這些在今日被視作「理所當然存在」的物品,又是如何扭轉人類食、衣、住、行,甚至思想、文化與生活品質呢?

  ■ 改變人類「活動疆界」的關鍵物品:船舶
  船舶的發明,最早只是源自一個好奇心,人類想知道「水的另一邊有什麼」?
初期是運用樹木製成獨木舟,這是讓人類能「在水上行走」的簡便方法。後來船舶的原型不斷進化,從木頭一直到鋼鐵。藉著越先進的船舶,人類能無限跨越各疆界,把人類的「足跡」帶往更遠的邊境。

  ■ 改變人類「傳染病治療」的關鍵物品:盤尼西林
  治療各種細菌感染的特效藥--抗生素,竟然是因為一個噴嚏發現的?
  1921年佛萊明發現理應在培養皿全面繁殖的細菌,卻有幾處沒有。這才發現前幾天在實驗過程中有打噴嚏,而噴嚏的鼻涕與口水等飛沫造成細菌死亡,因而間接發現一種名為盤尼西林的細菌,可以用來對抗鼠疫、天花、結核病和流感等傳染疾病,大幅降低死亡率,拯救更多生命。

  ■ 改變人類「知識普及率」的關鍵物品:活版印刷
  古騰堡因為看不下去修道士土法煉鋼的「手抄法」,而發明了活版印刷?
  古代書籍是以「手抄本」為主,但是人力的抄寫體力有限,且常常會有筆誤等問題。於是,古騰堡充分發揮拉丁字母的特性,運用活版印刷,加速書籍的製作,使得知識「大眾化」,進而催生後世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等改變人類社會的重要運動。

  ■ 改變人類「商業模式」的關鍵物品:紙幣
  以物易物不方便,硬幣又容易在鑄造過程造假,所以紙幣因應而生?
  古代是由交易雙方自行決定商品價值,互相交換;但有時一頭牛無法與一公斤的鹽比擬,因此有了金屬「硬幣」,但是硬幣的重量又太重,且容易造假,因此中國宋朝在1023年發明了最早的紙幣「交子」。紙幣的出現,除了使交易過程更簡便,也賦予人類新的「信用」概念,改變金融市場的運作模式。

  本書透過30個人類歷史上的重要關鍵物品,讓我們從中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因素或社會背景,造就這些物品「被發明」,而這些物品又是如何影響了過去,甚至可能進一步激發現今人類的創意,進而影響未來?「需要為發明之母」,或許,從歷史中找尋人類需求的蛛絲馬跡,即能激發未來更多的創意大發明。

本書特色

  (1)淺顯易懂,搭配圖片與表格,讓讀者可快速梳理各式器物發明的演進。 
  (2)依時間先後順序,從西元前6000年開始至20世紀,介紹人類最經典的30件關鍵發明。
  (3)同步收錄物品發明的奇聞軼事,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輕鬆好閱讀。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國俊
  歷史作家‧補教名師∣陳啟鵬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陳登欽

  「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平凡物品,盡皆蘊藏人類推動巨大文明的睿智;看似條理分明的科普知識,卻無處不是濃濃懷古的人文情懷。」——商周歷史專欄作家‧媒體採訪名師∣陳啟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監修】池內了


  1944年出生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大學院理學研究科,為理學博士。現任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大佛次郎賞之宇宙國際賞選考委員。專攻宇宙論、銀河物理學、科學、技術、社會論。曾出版《科學思考及學習方法》、《科學的過去與未來》、《從零知識開始的科學入門》、《科學、技術與現代社會(上、下冊)》等著作(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編著】造事務所

  1985年成立的企畫編輯公司,每年編著之單行本平均超過40冊。對歷史、文化、宗教等領域造詣高深,擅長編輯、撰寫包括從雜學到生活實用等書籍。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3年返台後,逐步實踐20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遺體》、《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淡定生活手帖》、《未來記憶成功術》、《體貼性愛祕技》、《蘇格拉底辯證交涉術》、《相信靈魂轉生,改變人生》、《改變人生的超速習法》等。

  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目錄

【前言】生活中每件日常物品,都是歷史
(1)酒                     (2)船舶                 (3)車輪                 
(4)文字                  (5)時鐘                 (6)玻璃
(7)鐵器                  (8)硬幣、紙鈔           (9)道路
(10)紙                   (11)餐具                (12)羅盤
(13)橡膠                 (14)槍                  (15)火箭
(16)眼鏡                 (17)航海圖             (18)活版印刷
(19)望遠鏡               (20)蒸汽機              (21)電池
(22)機器人                (23)鐵路                (24)炸藥
(25)塑膠                  (26)電話                (27)飛機
(28)盤尼西林             (29)半導體              (30)電腦

 
 

前言

生活中每件日常物品,都是歷史


  人類演化成能直立行走,至今大約歷經六百萬年的歷史。一開始人類從赤裸的猿猴為起點,只是將自然界現成的東西放入口中;不久後﹁巧人﹂出現,開始製作石器;而這是 兩百三十萬年前左右的事。從此以後,人類便開始持續不斷製造各式工具。

  接著,當五十萬年前﹁直立人﹂出現,並開始用火,可說是人類歷史最早的能源革命吧?由於懂得用火,改變許許多多的自然物,也更有助於人類的生活。二十萬年前,出現 我們的直系祖先﹁智人﹂,發揮創造裝飾品及繪畫等文化才能。從此,人類不僅追求物質 面,也開始追求精神面的充實。

  智人時代帶來的生產力革命,延伸出第一次農業改革(約一萬年前)、第二次工業革命(約三百年前),以及第三次的資訊革命(約四十年前)。同時,為了追求增強生產力及生活的便利舒適,更陸續發明許多改變我們生活的關鍵器物。我認為,以上這些都是藉由「地下資源文明」,也就是從地下挖掘化石燃料及礦物,再借助科學及技術的力量,有效加以運用而發展出多彩多姿的現代生活。

  ◎每件發明,絕非偶然

  置身於這個時代的我們,站在時代的最高峰,我認為是時候回顧過往的足跡了;因為我憂慮人類是否會逐漸忘了前人勞苦的過去,只安逸於現在,進而喪失「創造力」。

  生活周遭隨手可得的形形色色工具及用品,雖然看似理所當然,但其實都是基於各種「想像」及「需求」而產生,再經由不斷地改良而變得更便利、簡易與安全。有時甚至是因為新原理的導入而產生技術革新,翻開嶄新的一頁,不是嗎?

  「需要為發明之母」當然是技術革新的契機,反之亦然,有時則因「發明為需要之母」,而不斷刺激欲望;除了戰爭促進了發明,甚至可能因 而產生「偶然力(serendipity)」,也就是意外的發現。

  藉由回溯生活周遭器物的歷史,除了再次確認人類的想像力及意志力,也可以構思即來臨的文明;我認為「現代」正是最佳時機。

  為此,本書列舉說明徹底改變時代的三十個關鍵發明,從西元前六千年誕生的酒,到四十三年前的數位革命等,透過認識不同時代背景的發明,或許也能逆向反映出人類經驗 過的一段歷史,進而創造更多﹁未知﹂的偉大發明。

  沒有人類就沒有科學、技術,而人類沒有科學、技術也很難活下去。知道發明的歷史,相信一定能體會人類是多麼傑出的動物,共勉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42778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煉金術造就蒸餾酒誕生
 
人類從很久以前就對「酒當中究竟是什麼物質使人喝醉」而抱持疑問。終於,從飲用點了火沸騰過後的酒不會醉後,發現了造成﹁酒醉的物質﹂會在高溫中蒸發到空氣中。為此,西元前三○○○年左右,開始透過沸點以下的適度加溫,分離出造成酒醉的物質。
 
乙醇沸騰的溫度約攝氏七十八度,水是一百度,因此把酒加熱到八十度左右時,能讓大部分的乙醇蒸發。這時收集的蒸發氣體︵乙醇蒸氣︶,冷卻後就能取得液體中的乙醇;經 過這樣的蒸餾過程,就能取得酒精濃度較高的酒,而這就是蒸餾酒。據載西元前一三○○年左右的埃及,曾留下販賣海棗蒸餾酒的紀錄;而這也是最早發現的蒸餾酒。
 
中世紀以後,歐洲發明的鍊金術使得蒸餾的品質更為穩定,同時這項技術也傳播到世界各地。於九世紀左右的西亞,甚至製造出名為「alembic」的蒸餾器,讓多數蒸餾酒可以製成原酒,無須經過額外加工或陳年混合。
 
基本上,蒸餾酒的特徵是過濾葡萄酒及日本酒中的沉澱物(未分解的果實或穀物的碎片、酵母菌的殘渣等),只保留色澤及香氣。另外,酒精濃度高的蒸餾酒,則是波蘭產的伏 特加(生命之水蒸餾酒)約九十六%。
 
其餘知名的蒸餾酒有:保加利亞產的苦艾酒約為八十五%、義大利產的蘭姆酒為七十%,日本沖繩泡盛的「渡難」則為六十%。
 
◎船舶史即戰爭史
 
無論是獨木舟或木材組合而成的大型船,基本上都是木造。 使用堅硬的木材建造雖然可使船 更加堅固,卻有易燃的缺點。為了補強這個問題,一五八○年左右,織田信長在船體上加鋪厚度 三公釐的薄鐵板製成鐵甲船。另 外,德川家光於一六三五年建造 的安宅丸則是鋪上銅板,以防止 火矢等延燒。不過,船體依然是 木材打造。
 
基本上,西洋的船舶亦是如此。即使歷經大航海時代,仍以 木造船隻為主。直到十七世紀鐵能以較低的成本冶煉後,才開始大量使用鐵,打造船的結 構(木鐵合構船),但是仍然未克服易燃的問題。直到一八四三年下水的英國商船大不列顛 號出現後,才出現重大轉變。大不列顛號的整艘船都是以鐵打造而成,且是世界第一艘以 蒸汽機為動力的大型船,也是世界第一艘藉由螺旋槳推進的船隻,具備了所有今日船舶的 基本要素。
 

 

 

 

......作者 | 阿元近日,在IFPI公布的2019年十大最暢銷單曲中,Billie Eilish的《bad guy》以1950萬銷量奪得年度冠軍,成為2019年全球最熱門單曲。根據官方數據,這首歌不僅在英國單曲榜等世界多國排行榜單中名列前茅,也是音樂識別軟體Shazam年度搜索量最大的歌曲,更是在Spotify上排名第二。至今,它的流媒體播放量突破12億次。 ...格萊美、全美音樂獎、蘋果音樂獎、青少年選擇獎等各大獎項拿到手軟,獻唱奧斯卡和《007》系列電影,《bad guy》這次獲得的榮譽更加坐實了2019是「碧梨年」這一論調。 載譽而歸的碧梨,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如期開始了自己的「Where Do We Go? 」世界巡演。當地時間周一晚,碧梨在邁阿密開啟了巡演北美賽程的第一站。在表演《all the good girls go to hell》之前,現場播放了一段碧梨講述自己關於身體羞辱的視頻獨白。...碧梨在視頻中脫去厚重的衣物,大方展示自己的身體,同時回應眾人對她身材的狹隘偏見,「當我衣著舒適,你說我不夠有女人味;當我衣著性感,你說我是個蕩婦。你們從未見過我的身體,卻每天對它指指點點,甚至以此來評判我的人格……如果我把你的不認同和凝視作為人生信條,那我將寸步難行。我的價值取決於你對我的看法嗎?你的看法,與我無關。」一直以肥大寬鬆服裝示人的碧梨試圖讓自己遠離大眾對於女藝人身材的指摘和評論。在2019年Calvin Klein的廣告中碧梨坦言,身穿那些肥大的衣服是因為,這樣的話就沒有人會說「她苗條」或者「她不苗條」,因為他們不知道我真實的樣子。這也許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在名利場中的自我保護,更是她一直以來對娛樂圈的抗爭。...不希望世界過多了解自己的碧梨在歌曲中有完全講述著自己真實的感情,也有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個角色中,或許是她的夢境,或許是她的想像,如何理解則是聽眾的事。演出結束後,粉絲也到碧梨的IG上留言表示自己受到了鼓舞。...作為Z世代偶像,碧梨堅持著的個人審美和理念正通過個人品牌Blohsh向青少年們傳遞著。...「碧梨綠」也成為了00後亞文化的一種代表色。 不分男女裝的衛衣T恤、以及童裝系列,模糊化性別限制,blohsh的時尚理念正踐行著無性別主義。 「無性別主義」是的女權的另一種表達嗎? 上世紀20年代,香奈兒女士發明了第一條女褲,這讓時尚變革成為女權運動中的一部分,之後時尚界便不斷試圖打破男性必須雄偉寬闊、女性必須曲線優美的刻板印象。 ...60年代的「孔雀革命」主張男性衣著華麗,David Bowie在音樂中創造的雙性Ziggy Stardust形象成為時尚界的繆斯。 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等日本設計師利用單色調以及寬大輪廓模糊化性別特徵。KENZO、JW Anderson、VETEMENTS等高街品牌開始採取了男女裝合併走秀的方式,並選用不太具有性別刻板外貌的模特。 ... △ 山本耀司 不論是性別轉換的設計運用,再到現在逐漸弱化「性別」在設計中的側重點,時尚界都一直在擴展著性別觀念的邊界。嚴峻的疫情和令人擔憂的澳洲山火占據了全球注意力,但「女性力量」在婦女節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傳達。Netflix攜聯合國婦女署發布致敬短片、張偉麗成功衛冕UFC世界冠軍,關於她「女性不該被定義」的發言紛紛被轉發點讚。幾天後,碧梨這一舉動也是事件延續後的一個強音。音樂行業的女性主義發聲,往往會推動著時尚界風向變化。蕾哈娜、Lady Gaga和碧昂絲走在了音樂行業時尚前端。蕾哈娜專輯停擺之時從聯名服飾入手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選用大碼模特、設計出樣式更豐富的內衣、概念大秀,蕾哈娜打破女性身材尺碼束縛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 △ Savage × Fenty Lady Gaga擁抱性少數群體推出彩妝品牌「Haus laboratories」,產品運用大膽色調,標新立異,也很符合近年性別定義不斷擴充的彩虹社群。 ... △Haus laboratories 唱響「Girl Power」,為黑人女性發聲的碧昂絲啟動自己個人品牌Ivy Park,和運動大牌adidas合作聯名推出帶有「無性別」理念的服飾系列。 ... 2019年,「無性別」理念發展的高峰期 「無性別」(Unisex)最早出現於1968年,後發展為Genderless Fashion,當下的「無性別主義」更多的融入了無邊界主義理念(Borderless)。 近兩三年,快時尚都有在產品中加入一些無性別的設計,但在設計師品牌中則運用地更加頻繁和大膽。 今年,一直推崇無性別主義著裝的Saint Lauren前創意總監Stefano Pilati,帶著個人品牌Random Identities亮相Pitti Uomo 2020秋冬秀場,被看作是一幕非二元性質的著裝試驗。 ... △ Random Identities 高奢女裝Maison Margiela旗下副線品牌MM6與講究實用的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e首度合作了「無性別」系列。 ... △ Maison Margiela × The North Face 韓國也推出了首個「無性別」美妝品牌Laka,主打自然簡約,產品包括粉底液、唇膏、腮紅,包裝以黑白色為主,彩妝品色彩也都選用的珊瑚色、乾燥玫瑰色等中性色。 ... △ Laka 代表著時尚界年輕血液聲音的理念也被大牌採用並放大,引起更大的影響。LV在Virgil Abloh的帶領下不斷走向年輕化,「New Classics」 手袋系列同樣採用了無性別概念。...傳統品牌也來借用「無性別」突破形象。 60歲的芭比娃娃,母公司為美國女企業家露絲·漢德勒創立的老牌玩具廠美泰。從單一的白人「公主」式人物,芭比娃娃不斷擴充著人物形象,不僅融合多樣人種、國籍、職業和年齡,更開啟與潮流文化的營銷合作。在2019年推出了Ziggy Stardust玩偶,並開辦KITH Women× Barbie比拼造型的競賽。...一直以極簡主義備受消費者青睞的Loewe推出了「無性別」香氛,同時採用中性的香型設定。...大眾街頭品牌匡威更是宣布了將於今夏亮相的首個無性別服裝系列「SHAPES」。 ...系列的整體設計基於形體而並非性別,將尺寸作為參照點,一種身份的理念出發。系列5件核心產品將提供4種尺碼選擇,而非傳統的男裝和女裝系列有14種通用尺碼,全部服飾由 50% 的回收棉和 50% 的原棉製成。 Z世代:抗拒兩性刻板印象,追求真實自我 2018年紐約時裝周,僅僅第一天就有超過五個品牌展示了「無性別主義」服飾系列,而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也為時裝周添加了全新的「男女皆宜/非二元」 類別。 據J.Walter Thompson Innovation集團所調查的數據表明,38%的Z世代與27%的千禧一代強烈同意「性別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定義一個人」。 ... △ 太平鳥PEACEBIRD 中國亦是如此。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男裝發布的《2018潮流文化發展白皮書》,中性風格在潮流品牌中的市場增速高達341%,「男女同款」服飾在潮流市場的消費熱度不斷提升。中國市場中「Boyish」「Unisex」的中性風潮,女性對中性風服裝的消費熱性更高。CBNData《報告》顯示,近兩年來,中性風格在潮流品牌中的市場增速高達341%,是整體服裝市場的2.5倍;其中女性消費者購買中性風格服裝的增速高達468%,是男性消費者增速的2倍。匡威的「SHAPES」系列也許標誌著「無性別主義」將逐漸通俗化。從設計上表達的天然和簡約,也代表著Z世代對於表達自我真實的訴求。...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6BRL4N6.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5006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西屯睡眠障礙看什麼科台中小兒過動治療中醫台中頭暈看什麼科
神岡強迫症看什麼科 豐原缺乏食慾看什麼科 治療效果不錯的中醫診所龍井胸悶中醫推薦 南屯記憶力減退改善中醫診所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台中小兒過動看什麼科 大雅噁心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這間中醫診所很大推霧峰心跳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西屯淺眠或多夢中醫推薦 把脈超神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fjb1nld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